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作者:快查重系统 发表时间:2021-10-02 11:52:26 浏览次数:263
1、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2、有利于大学生谋求生存与自我价值实现。
3、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致富梦想。
4、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5、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
6、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大学生创业知识
1.创业知识的储备
大学生虽然有丰富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仅仅是学术性的知识,对于自己创业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在创业时往往会陷入迷惘,面临一系列问题不知如何去做,如何解决。因此,大学生创业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一方面,靠在企业打工或者实习,来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靠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为自己充电,以提高创业成功率。
2.资金的准备
大学生由于没有收入来源,所以没有资金。由于大量资金的缺乏,导致即使有一些特别好的商机或者一些新奇的创业想法无法得到实施。就这样,许多可以创造财富的想法被搁浅,无法实践。创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商业概念,是选择债权作为资金来源还是选择股权作为资金来源,你选择什么东西给你的投资人作保障,这些基本问题将决定创业的前期是否成功。
大学生要开拓思路,多渠道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3.技术和兴趣
大学生在之前学习中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也有丰富的技能,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们也要对创业项目有一定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一个成功的开始,只有保持对项目的兴趣,大学生们才有动力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财富。用智力换资本,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因此,打算在高科技领域创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注意技术创新,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吸引投资商手中的资金。
4.个人能力
创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些时候,计划无懈可击,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如何解决这些麻烦,就依靠创业者的个人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了,只有创业者能力出众,创业项目才会在领导下顺利实施。
大学生在技术上出类拔萃,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却普遍不足,不熟悉经营“游戏规则”。
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素质
1、心理承受能力
社会与学校相比,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人际关系都有着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难免会使那些心存幻想、踌躇满志的毕业生造成心理反差和强烈冲突,这时,心理的承受能力是第一位的,要克服心理障碍,使自己在心理意识上与外部环境取得认同。
2、独立生活能力
参加工作后,往往要自己处理衣、食、住、行等全部事务,对独立生活能力要求较高,这是毕业生无法回避的一种能力素质训练。
3、人际交往能力
走上工作岗位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挥是适应环境的关键。不善于与人交往,就难以与人沟通,就难免将自己封闭起来,以致带来诸多烦恼与痛苦。
4、应变能力
毕业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工作岗位上所需的全部知识和能力,只有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思想行为方式,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创业过程中的问题
1、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
2、大学生创新创业偏重理论,缺乏实践,烂尾项目屡见不鲜。
3、受传统教育的约束,大学生申报项目无法打破固定思维,创新项目缺乏新意。
我们该如何应对克服
1、要打破传统大学生被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2、将体验式教育理念植入育人体系,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新思路”。
3、以科研项目为主,寓教于研,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途径”。
注意事项
大学生若想创业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具有摔倒了再爬起来,越挫越勇永不服输。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